技術特點:將剛構橋世界最大跨徑由301m提高到330m,并創造性地提出鋼與混凝土混合連續剛構橋,首次提出以
受彎剪為主的梁式橋鋼混接頭設計,技術指標和跨度目前居于世界第一。
實地應用:重慶長江大橋復線橋
獲獎情況:重慶市二等獎
技術特點:創造性提出了索輔梁橋與連續剛構、連續梁組合結構形式,主橋將斜拉橋與連續剛構橋結構的優點充分
結合,改善了主跨后期混凝土收縮徐變作用引起的主梁下撓問題;首次提出了借助索面外傾角與索塔外傾角的差異,實現無上橫梁外傾索塔結構平衡的設計。
實地應用:重慶嘉悅大橋
獲獎情況:美國節段橋梁學會ASBI優異獎
技術特點:針對量大面廣的山區拱橋建設和維護中凸顯出來的主要技術問題,提出基于實時監測的拱橋剩余壽命預
測方法和技術,率先系統開展山區混凝土拱橋地震響應特性和減抗震控制方法研究。
獲獎情況: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技術特點:突破了復雜環境下危巖體穩定狀態識別與崩塌失穩運動模式判定的基礎理論難題;解決了高陡邊坡重大
危巖體精確爆破解除關鍵技術難題。
實地應用:重慶巫山望霞危巖體爆破、重慶涪陵老鷹巖爆破
獲獎情況: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技術特點:自主研發了煤矸石、磷渣混合料、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等在混凝土制備中的應用技術。
實地應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保稅港、富士康科技園、重慶軌道交通等
技術特點:采用BIM技術在復雜鋼結構的設計、制造及安裝中的創造性應用,將結構體系主要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
,局部區域采用大跨重型轉換桁架和懸挑空間桁架的鋼骨混凝土結構,小題湊設計為頂部持力的懸掛結構。
實地應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重慶大足體育館
獲獎情況:1項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中國鋼結構金獎
技術特點:采用理論分析和有限元三維數值軟件,系統分析隧道改擴建過程中的力學問題,模擬擴挖過程中的動態
力學行為,根據隧道改擴建過程中力學特點,研究了小間距施工過程中相鄰隧道關系、支護參數選擇判定、圍巖穩定性等問題;為不同圍巖等級條件下的淺埋、大跨、小間距隧道施工方法的選擇提供了解決方案。
實地應用:重慶慈母山隧道、重慶高九路雙拱隧道、重慶渝州隧道
獲獎情況: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優化提升了真空制鹽、氯酸鈉、金屬鈉、燒堿、PVC、氨堿法純堿、聯堿法純堿等裝置的成套工藝技術,形成了化工、污水處理、自控調試等3項國家級工法。
實地應用:長風化工廠3.5萬噸/年苯胺擴建改造工程(中國安裝之星)、烏魯木齊河東污水處理廠中水深度處理項
目、重鋼環保搬遷工程